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判决在以前封建时代指官府断案,现在指司法机关对审理结束的案件作出裁决的行为;裁定是指行政或司法审判机关在审理或判决执行过程中,对诉讼程序问题和某些实体问题所作的一种处理决定。 (一)判决是对当事人双方争纷的事实进行认定与处理。而裁定一般适用于诉讼程序。 (二)判决必须用书面形式表现出来,通常审判结束后,法院都会给当事人判决书。而裁定既可用书面形式,又可用口头形式。口头裁定作出后,记入笔录即可。 (三)上诉、抗诉期限不同。不服第一审民事判决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5日,而不服第一审裁定的上诉、抗诉期限为10日。裁定书是裁定的书面形式。其格式、写法和署名,与判决书基本相同,只是内容相对简单。 (四)在一个案件中,发生法律效力并被执行的判决只有一个,而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定可以有若干个。 (五)判决和裁定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可以在诉讼过程中的任何阶段作出;但是判决根据的法律是实体法,例如民法、婚姻法、继承法、经济法等,判决只能在案件审理的最后阶段作出。
1、适用的事项不同。裁定解决的是诉讼过程中的程序性问题;判决解决的是当事人双方争执的权利义务问题。 2、作出的依据不同。裁定依据的法律是民事诉讼法;判决依据的法律是民法、刑法等实体法。 3、形式不同。裁定可以采取口头形式或者书面形式,而判决必须采取书面形式。
民事裁定书,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执行民事判决的过程中,为保障诉讼的顺利进行,就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处理决定,称为民事裁定书,是应用写作中常见的一种文体。 民事裁定书与民事判决书主要有以下三点区别: (一)解决的问题的性质不同。民事裁定书解决有关诉讼程序方面的问题;民事判决书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即实体的问题。 (二)内容和格式不同。民事裁定书的内容比较简单,一般不要求具体叙述案件的事实,在格式上也不要求有事实和理由的区分;民事判决书的内容则相对比较复杂,一般要求全面地分别叙述案件的事实和理由,在格式上也要求把事实和理由分开书写。 (三)关于上诉的规定不同。民事裁定除法律明文规定准许当事人上诉的以外,一般不准许上诉,裁定书一经送达即发生法律效力;民事判决除法律明文规定一审终审的以外,一般都准许上诉,在上诉期内,民事判决书虽已送达,但还没有发生法律效力。此外,民事裁定与民事判决的上诉期限也不同,民事裁定为十日,民事判决为十五日。 民事裁定书的格式: x x x x x人民法院 民事裁定书 (××××)×民×字第××号 原告(或申请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被告(或被申请人)……(写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 本院于××××年××月××日作出(××××)×民×字第××号X X X X X的裁定,现因X X X X(写明理由)。依照x x x(写明裁定所依据的法律条款项)的规定,裁定如下: 解除对×××的 X X X(写明财产的名称、数量或数额等)的查封(或扣押、冻结等)。 审判长××× 审判员××× 审判员××× ××××年××月××日 (院印) 本件与原本核对无异 书记员×××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529人已浏览
214人已浏览
343人已浏览
68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