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需要向债权人承担。担保常见得有两种:物保和保证。物保就是拿财产进行抵押质押等(可以约定承担按份责任),保证则是以人的信...
做借款担保人有效,除非能够证明承担担保责任是在被胁迫或者被欺诈的情况下签订的担保协议,这种属于无效。实践中,担保责任通常都是在债务纠纷中体现...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当事人有贷款可以做担保人,但是法律规定不得担任担保人的除外。 《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一条规定,保证合同是为保障债权的实现,保证人和债权人约定,当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或者发生当事人约定的情形时,保证人履行债务或者承担责任的合同。 第六百八十三条规定,机关法人不得为保证人,但是经国务院批准为使用外国政府或者国际经济组织贷款进行转贷的除外。 以公益为目的的非营利法人、非法人组织不得为保证人。 第六百八十四条规定,保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被保证的主债权的种类、数额,债务人履行债务的期限,保证的方式、范围和期间等条款。
担保人在借款人不履行债务时,需要向债权人承担责任。 我国法律规定,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当事人有贷款的,可以作为担保人。法律规定,具有偿还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公民可以作为担保人。因此,即使有贷款,如果能证明有偿债务能力,仍有资格担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28人已浏览
86人已浏览
202人已浏览
1,8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