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商标侵权行为包括: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近似的商标;(3)在类似商品上使用...
侵权的。 工商查处近似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具体分解为以下几种: 1、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册商标相同的商标; 2、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他人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其他公司的设计已经注册商标,依法受到《商标法》的保护,其他任何组织、个人侵犯其商标权,都应当承担侵权责任。2.根据《商标法》第57条,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属于侵犯商标权的情形,应当承担侵权责任。3.你公司的设计若只有形状、色号与对方公司的设计不一样,其他的产品性质、用途等都一样的话,你公司构成侵权,应当承担侵权责任。4.如果你公司不是在同一或类似商品上使用该注册商标,或你公司的产品能够显著区别于其他公司设计的产品,不易发生混淆,则你公司不构成侵权,你公司可以此抗辩。5.根据《商标法》的规定,如果你公司构成侵权,你公司不仅要赔偿对方公司的损失,还可能承担相应的罚款责任。6.如果就有关侵权与否不能协商解决,可以请求工商管理部门处理,也可以向法院起诉。
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我国商标近似认定原则。 1、关于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原则:相关公众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关的消费者,二是有密切联系的经营者。 2、考虑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原则:商标的显著性越强,其区分、识别力越强,受人攀附的可能性也越大,所需保护的范围越广,其他商标只需与其有少许近似,即可能构成混淆。 3、个案审查原则。 (二)商标近似认定方法。 关于商标近似认定,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需适用以下方法。 1、整体比对方法; 2、主要部分比对方法; 3、隔离观察方法。
认定商标相同或者近似按照以下原则进行: (一)我国商标近似认定原则。 1、关于相关公众的一般注意力原则:相关公众具体包括两部分,一是有关的消费者,二是有密切联系的经营者。 2、考虑商标的显著性和知名度原则:商标的显著性越强,其区分、识别力越强,受人攀附的可能性也越大,所需保护的范围越广,其他商标只需与其有少许近似,即可能构成混淆。 3、个案审查原则。 (二)商标近似认定方法。 关于商标近似认定,除遵循上述原则外,还需适用以下方法。 1、整体比对方法; 2、主要部分比对方法; 3、隔离观察方法。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