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申请低保的条件

2021-11-17
一、申请范围和条件。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是政府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对城市贫困人口实行差额救助的新型社会救济制度。 持有本市非农业户口的城市居民,人均月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有权从当地人民政府获得基本生活物资帮助。它的主要对象是: 无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无法定赡养人或抚养人的城市居民; (二)领取失业救济金或者失业期满未再就业的,家庭人均收入低于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 (3)在职人员、下岗人员和退休人员中,在领取工资或最低工资、基本生活费和养老金后,家庭人均收入仍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居民。 对申请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保障: 1、虽然符合上述保障对象的要求,但家庭的日常实际生活消费明显高于其他最低生活保障对象。 2、家庭有非生活必需品,如电脑、手机、摩托车、汽车和宠物。 3、虽然家庭人均月收入低于当地城市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但家庭成员中有劳动能力的,经两次以上介绍就业,无正当理由拒绝就业。 四、其他情况。 二、申请审批程序。 (一)个人申请:申请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申请人(户主)通过户籍所在地社区居民委员会向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并出具下列证明: 一、户口簿、居民身份证; 二、申请及家庭成员收入证明; 3、残疾证等其他相关证明。 社区初审:社区居民委员会根据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的委托,通过入户调查、走访、信函索证等方式,对申请人的家庭经济状况和实际生活水平进行核实和签署意见,报街道办事处或乡(镇)人民政府,并张榜公布。 (3)街道办事处或镇(乡)审核:街道办事处或镇(乡)人民政府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核、评估、核实、公示后签署意见,并附申请人的申请书、家庭成员收入原件及相关材料,报县(区)人民政府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四)县(区)民政部门审批:县(区)人民政府民政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对上报材料进行审查,批准符合条件的;不符合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

相关法规

《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第九条 国家对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人均收入低于当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且符合当地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财产状况规定的家庭,给予最低生活保障。 第十一条第一项 申请最低生活保障,按照下列程序办理: (一)由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向户籍所在地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提出书面申请;家庭成员申请有困难的,可以委托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代为提出申请。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