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可以。根据《民法典》劳动合同编的规定,用人单位在制定、修改或者决定有关劳动报酬、工作时间、休息休假、劳动安全卫生、保险福利、职工培训、劳动纪...
单位规章制度损害劳动者权益,劳动者可以辞职。而且可以要求单位依法支付经济补偿。...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损害劳动者利益的情况下,劳动者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关系,并且要求用人单位按照本人在公司的实际工作年限支付相应的经济补偿金。
可以的,用人单位损害了劳动者的权益,即可申请劳动仲裁。 法律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第四条发生劳动争议,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第五条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首先,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37条、第40条等规定,无论是劳动者提出辞职,还是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均应当采用书面形式。 其次,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9条第2项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而无需支付任何经济补偿金。 再次,根据举证规则,用人单位作出的解除劳动合同决定而发生的劳动争议,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6人已浏览
136人已浏览
207人已浏览
2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