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如下:主体:权利义务之所属。客体:权利义务之所附。权利义务:法律关系的内容。物权关系客体:特定有体物。债权关系客体:给付行...
举例:王某拥有一台电脑,在这个所有权法律关系中: (1)主体是王某(所有权人); (2)客体是电脑; (3)内容是王某拥有自由支配这台电脑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行政法律关系,是指受行政法律规范调控的因行政活动、权利活动和非权利活动,而形成或产生、引发的各种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行政法律关系概念可以从如下方面解释和理解: 1、行政法律关系是受法律调整或约束的一种社会关系。 2、行政法律关系是因行政活动产生或引发的各种社会关系。 3、行政法律关系是一种行政法上的权利义务关系。行政法律关系构成要素包括:行政法律关系主体,简称行政法主体:指参加行政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由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方或行政监督主体与行政主体及其工作人员构成;行政法律关系客体:指行政法律关系当事人权利、义务所指向的对象,包括物、行为和精神财富;行政法律关系的内容: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间的权利义务。
劳动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分别为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内容与客体。
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一种社会关系,具有合法性。法律关系构成包括三个要素:一、主体。关系的主体是法律关系的实际参加者,在具体的法律关系中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或组织,作为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具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二、客体。客体是指权利主体之间的权利和义务所指向的对象。三、内容。内容主要是指权利和义务,权利是指主体依法享有的权能或利益,义务是指主体依法承担的某种必须履行的责任。法律关系处在不断的生成、变更和消灭的运动过程。它的形成、变更和消灭,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其中最主要的条件有二:二是法律事实。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灭的法律依据,没有一定的法律规范就不会有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事实,就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和消灭的客观情况。也就是说,法律事实首先是一种客观存在的外在现象,而不是人们的一种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其次,法律事实是由法律规定的、具有法律意义的事实,能够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40人已浏览
2,396人已浏览
251人已浏览
2,95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