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最长为二十年。一般诉讼时效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最长诉讼时效从权利受到损害...
1、对于没有约定履行期限的债务关系,按照《民法总则》相关规定:履行期限不明确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向债权人履行义务,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债务人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依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通俗地说,诉讼时效是指法律规定你的某种权利必须在一定时间内行使,超过这个期间就不再受法律保护了。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为两年,从债权人最近一次要求债务人还债的日期算起,超过两年,不予保护。两年内债务人未还债的,债权人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两年内债务人未还,债权人既没有要求债务人还债,也未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就超过了诉讼时效,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应自债权履行期届满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适用于一般的诉讼时效规定,为3年。债权合同未规定债务还款日期的,债权人可以随时向债务人主张还款义务,诉讼时效自还款之日起三年。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2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 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债务人在约定期限届满后未履行债务而出具没有还款日期的欠款条,应当认定诉讼时效中断,从收到欠款条的第二天开始重新计算诉讼时效(2年)。 对于不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也就是没有写明还款日期的民间借贷,不受诉讼时效规定的限制,但是受最长20年保护期的限制。 对于不定期的民间借贷,如果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的(当然由借款人举证证明其已经明确表示不予还款),则从借款人明确表示拒绝还款之日起适用2年的诉讼时效期间。 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的民间借贷,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或者借款人在催款通知单上签章,就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3人已浏览
182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22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