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根据《公司法》第一百四十六条,以下人员不得担任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 1. 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 2. 因贪污、...
关于取保候审一年后是否继续面临刑事责任裁决,这取决于案件的实际情况。以下几点是关于这方面的详细说明:首先,如果经过法庭审慎核实,未发现任何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执行阶段,被判处徒刑的已决犯可以在监外执行刑罚的,一是缓刑;二是暂予监外执行;三是假释。都需要符合法定条件才可以。缓刑是在判决刑罚时由法院一并宣告,监外执行也可以由法院判决时宣告,一般情况是在执行过程中,遇有疾病、怀孕、哺育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情况,由执行机关提出,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假释一般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假释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符合的予以假释。
判刑之后可以保释出狱吗一般是不能的。保释应该在判刑前办理,除非符合保外就医,或者监外执行的条件。判刑后只能假释。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人。这一方面是因为只有经过一定的服刑期,才能判断犯罪人是否具有悔改表现;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滥用假释,避免引起刑罚执行的混乱,避免损害刑罚的严肃性与人民法院判决的稳定性。根据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人,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人,实际执行10年以上,才可以假释。
1、 被取保候审释放后,如果公安和司法机关经侦查认为,有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取保候审的人犯有罪行,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那么将被判处实刑。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2、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在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如果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时,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32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022人已浏览
36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