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用人均可支配收入来代表人均居民可支配收入。然而,这种使用方法并不完全准确。 居民可支配收入是指居民可以自由支配的全部...
1. 自2024年4月1日起,我市对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进行了调整。从下月起,我市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将从每人每月450元提高至每人...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贫困户收入标准具体如下:1、城乡低保标准:每月487元,每年3693元;2、农村集中五保户低保标准:每年6248元;3、农村分散五保户低保标准:每年4391元;4、一次性临时救助补贴标准:每年10000元;在没有调整前,农村低保标准暂时按照以上内容执行。如果有所调整,则按照新出的规定执行农村低保标准。
人口脱贫程序: 1、评议公示。贫困户脱贫由村“两委”组织民主评议后提出,经村“两委”和驻村扶贫工作队核实、拟退出贫困户认可后,在村内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报乡(镇)党委、政府审核,并将审核意见在村内进行公示。 2、审定公告。公示无异议的,由乡镇党委、政府审定并公告。 3、备案标注。乡镇党委、政府将脱贫人口名单上报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备案,并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扶贫开发信息管理系统中统一标注。 4、颁发脱贫光荣证。贫困户脱贫后,由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颁发脱贫光荣证。
未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一点五倍以下,且家庭财产状况符合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的家庭(以下称为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可以按照本条例的规定申请有关专项社会救助。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根据本地实际和分类救助的需要,可以调整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认定范围,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人均月收入认定标准最高不得超过当地执行的月最低工资标准。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的申请、审批程序适用本条例第十一条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04人已浏览
3,603人已浏览
44人已浏览
9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