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当事人一方为外国人的行政诉讼,即外国人因不服我国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起诉于法院,法院依行政诉讼法审判案件的诉讼。在涉外...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原告的一方当事人或者第三人为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国领域内进行的行政诉讼。特点: (1)原吿为外国人、无国籍...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提起行政诉讼,适用行政诉讼法。除法律另有规定外。《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行政案件:(一)对国务院部门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行政行为提起诉讼的案件;(二)海关处理的案件;(三)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四)其他法律规定由中级人民法院管辖的案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十五条第三项规定的辖区内重大复杂案件:(一)社会影响重大的共同诉讼案件;(二)涉外或者涉及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的案件;(三)其他重大复杂案件。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行政诉讼法〉的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14条的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的,可以参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涉外行政诉讼优先适用《行政诉讼法》外,还可适用《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涉外行政诉讼与涉外民事诉讼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涉外行政诉讼的涉外性,仅仅表现在诉讼当事人具有涉外性的因素,比较单一。而涉外民事诉讼的涉外性则表现为多样性,包括当事人的涉外、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和有关的法律事实至少有一项发生在国外,或者民事诉讼的标的物在国外。 2、涉外行政诉讼的当事人中,只有原告或者第三人可以是外国人,至于被告具有特定性,只能是我国的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而涉外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中,原告、被告或者第三人任何一方都可以是外国人,有时甚至所有的当事人都是外国人。 3、涉外行政诉讼中的行政争议,必须是发生在我国领域内,因为我国的行政权只能在我国的主权范围内行使,所以涉外行政争议不可能发生在国外。而涉外民事诉讼中的民事纠纷,则既可能发生在国内,也可能发生在国外,因为民事权益是可以随着人身和财产的变动而产生、变更和消灭的。
涉外行政诉讼是指作为原告的一方或第三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在中国的行政诉讼。 (1)原称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组织。外国人是指具有外国国籍的人,包括没有国籍的人和国籍不明的人,外国组织是指外国企业和团体。中外合资企业、中外合作企业和依照中国法律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外资企业不属于外国组织。 (2)被告必须是中国的行政机关。以外国行政机关为被告的行政诉讼不是中国的涉外行政诉讼。 (3)诉讼标的必须是中国行政机关或者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行使职权过程中实施的具体行政行为。 (4)涉外行政诉讼要解决的行政案件属于中国人民法院行政诉讼范围。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8人已浏览
121人已浏览
215人已浏览
1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