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仲裁时效中止。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如果对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到期不起诉,裁决书将具有法律效力。申请撤销劳动仲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调解仲裁法》第27条第4款规定:劳动报酬争议的仲裁时效,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不受一年时效的限制。法律规定仲裁时效的目的是为了促进权利关系安定、保护义务人、对疏于行使请求权人以有效压力,进而在权利人与义务人之间实现一种利益平衡。本案中,该公司所缴纳的社会保险在社保经办机构有记录,不存在因举证困难而承担法律风险,故在牛先生一时疏于主张权利或在职期间迫于就业压力而不宜主张权利,就导致其胜诉权的丧失,会产生实质的不公平。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民事诉讼法规定申请执行的时间为2年,也就是说,你在裁决书生效之后,2年内可以向法院提起强制执行申请。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3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458人已浏览
1,27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