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
由于刑法规定对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是可以而不是应当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在审判中应当全面分析犯罪性质、情节和危害程度,重点分析又聋...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残疾人殴打抢劫另一残疾人并至受害残疾人重伤。按照刑法的规定,只有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其他残疾人犯罪与其他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 第二百六十三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入户抢劫的; (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 (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 (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 (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 (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 (七)持枪抢劫的; (八)抢劫军用物资或者抢险、救灾、救济物资的。 第十九条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首先,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这个平等既是权利的平等,也同时是义务和责任的平等。原则上,任何人一旦犯罪都应该承担刑事责任,不论行为人是不是残疾人。但是,如果法律在量刑上有相关的有利规定的话,法院在判决时应当依法处理。 我国《刑法》第19条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这是刑法中一条涉及残疾人的量刑规定,但是有几个问题大家一定要注意。对于聋哑群体的规定是必须要达到又聋又哑的程度,单独的聋或者单独的哑是不能适用这一条的。对于眼睛受损的群体,如果达到盲人标准的,可以适用这一条。除了盲聋哑以外的残群体,包括其他身体残疾。刑法是没有规定相关量刑情节的。 所以,残疾人犯罪,按照残疾具体情况和法律的规定依法处理。
1、我国《刑法》对智力残疾人犯罪如何处理未作出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 2、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的规定,可对犯罪者进行精神状况鉴定,如果是不能辩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不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0人已浏览
1,366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5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