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遗嘱人已经去世的,不能再办理遗嘱公证。遗嘱公证是指在公证员的见证下由遗嘱人订立遗嘱的形式。《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九条规定,公证遗嘱由遗嘱人...
遗嘱仅在遗嘱人去世时才会产生法律效力。遗嘱人在生前可以随时进行变更或撤销。因此,遗嘱的生效条件必须是遗嘱人的死亡。 然而,如果遗嘱人并没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继承房产,应当持公证机关出具的“继承权公证书”和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二、遗嘱人为处分房产而设立的遗嘱,应当办理公证。遗嘱人死亡后,遗嘱受益人须持公证机关出具的“遗嘱公证书”和“遗嘱继承权公证书”或“接受遗赠公证书”,以及房产所有权证、契证到房地产管理机关办理房产所有权转移登记手续。
遗嘱公证应再婚前进行再婚后老人彼此之间拥有合法的继承权,如果不立遗嘱,老人的身后的财产将由子女子与配偶均分。因此,大多数再婚的老人会选择在再婚前对自己的财产用遗嘱公证的方式进行处置。在订立遗嘱的时候,立遗嘱人只能对自己名下的合法财产的继承进行相应的处置。即只能对原有的夫妻共同财产的一半进行指定。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公证遗嘱遗嘱人可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 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 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78人已浏览
72人已浏览
36人已浏览
21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