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应当建立本行业和领域内重大危险源的评估、登记和监控制度,加强对重大危险源的监管。...
生产经营单位接受中小学生开展实训、实习以及劳动技能和社会实践活动,应当提供安全的设施、设备和安全实践条件,选派专业人员进行指导和安全监督。生...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下列建设项目在施工前,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进行安全预评价:(一)矿山和尾矿库及其配套建设项目;(二)生产、储存危险物品和使用危险物品数量构成重大危险源的建设项目;(三)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桥梁、中长隧道、港口、民用航空、铁路、燃油燃气长输管道、火力发电、城市供气、大口径长距离顶管工程等安全风险较大的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四)国家和省人民政府规定应当进行安全预评价的其他项目。前款规定的建设项目未经安全预评价或者经评价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有关主管部门不得准予项目施工许可。
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采取下列措施:(一)登记建档,对其运行情况进行全程监控;(二)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并采取相应改进措施;(三)制定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定期进行演练。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向所在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安全措施的实施情况。安全生产重点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设施、设备和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规定采取职业健康防护措施,为从业人员提供符合法定标准的职业危害防护用品,并督促、指导从业人员正确佩戴和使用,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职业危害防护用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对从事有职业危害作业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档案。存在职业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机构,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因素检测,每三年至少进行一次职业危害现状评价。检测和评价报告应当向从业人员公布,并报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3人已浏览
3,376人已浏览
12,999人已浏览
60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