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提问

特色服务

法律大讲堂

用户中心

合同当事人无权处分是否会导致合同无效

2023-08-07
无权处分不影响合同效力,只是不发生物权变动的效果。在合同法中将无权处分纳入效力待定,但随着理论与实践的变化,明确了债法与物权二分法则,不再以物权是否发生转移作为认定合同效力的依据。 (一)出卖人无处分权,其订立的买卖合同有效。如你把朋友借给你的笔记本电脑卖给第三人,电脑买卖行为有效;夫妻双方共同共有的房屋,对方未经你同意,把房屋卖给第三人,房屋买卖合同有效。 (二)无权处分合同有效并不当然产生物权变动的法律后果。如上例,即便无权处分的出卖人已将电脑交付给买受人、房屋过户到买受人名下,但该物权变动行为并不因无权处分的债权合同有效而当然有效,仍需待真正权利人的追认才能生效,生效后买受人方能取得标的物所有权。当然,买受人是否取得所有权,亦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如买受人恶意,真正的所有权人可以基于所有权请求返还原物;如属善意,真正权利人只能追究出卖人的责任。 (三)物权处分行为仅涉及合同的履行。在无权处分合同的实际履行过程中,如若因欠缺处分权而未实现物权变动,则意味着出卖人未能依约履行合同义务,买受人便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相关法规

《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或者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除法律另有规定外,符合下列情形的,受让人取得该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 (一)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或者动产时是善意; (二)以合理的价格转让; (三)转让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照法律规定应当登记的已经登记,不需要登记的已经交付给受让人。 受让人依据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或者动产的所有权的,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损害赔偿。 当事人善意取得其他物权的,参照适用前两款规定。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七条,因出卖人未取得处分权致使标的物所有权不能转移的,买受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请求出卖人承担违约责任。 法律、行政法规禁止或者限制转让的标的物,依照其规定。

相关问答

赵丽、章法...等95位律师接受在线咨询

有问题 立即在线问律师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婚姻/债务/工伤/合同/刑事....最快3分钟内有回应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看完还不明白?马上在线问一下吧!

点击提问 快速获得指导

网友热门关注

法师兄 专业问答 详情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