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签订劳动合同时,应注意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时间是否合法、劳动保护和工作条件是否齐全、劳动报酬、社会保险是否明确、劳动纪律是否约定、劳...
劳动合同的签订除了双方的信息外;劳动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劳动报酬;社会保险;除了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保...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要具体准确,写明单位的名称和地址,以及法定代表人等信息的准确及真实,要与单位的盖章名称保持一致。 二、劳动者的个人信息,劳动者在合同中的签字要本人亲自手写签名,且合同上的身份证件信息也要准确,证件要合法有效。
(一)押金方面的合同。用人单位在招工时用种种名目像求职者收取、抵押金等作为押金,等到期时,这份钱就会要不回来。面对此种情况,求职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二)幕后合同。一些民营企业跟劳动者签订合同时根本不跟劳动者讲明合同内容,而且有些劳动条款还跟法规相抵触,求职者在跟用人单位签订合同时一定要看清合同内容。(三)包身方面的合同。很多用人单位在合同中明确指出,多少年内不能跳槽至同行业的其他,否则就会扣留下劳动者的人事档案。记住,非公司的核心技术人员、不涉及的不受此类合同的制约。(四)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1)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2)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件号码; (3)劳动合同期限; (4)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5)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6)劳动报酬; (7)社会保险; (8)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9)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一)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只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即可,无需经过用人单位同意,且自其提出书面通知之日30天期满,劳动合同即正式解除。但是劳动者需要注意的是,提前30天提出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必须是书面申请,同时要注意原劳动合同中是否对提前解除劳动合同做了特别的约定。如果劳动者违反法律、法规规定的条件解除劳动合同,对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还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者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可以不给付经济补偿金。 此外还有几种情况:在试用期内的;用人单位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用人单位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提供劳动条件的,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而不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用人单位。除了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的以外,其它几种情况下劳动者解除合同后,用人单位还应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 (二)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根据《劳动法》第25条的规定,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规章制度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并不支付经济补偿金。什么行为才构成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和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呢?首先,劳动纪律要在劳动合同中明文规定,规章制度必须是合法生效的。其次,劳动者的行为客观存在,并且是属于严重违反劳动纪律,影响用人单位正常生产、经营管理秩序的,例如:违反操作规程,损坏生产、经营设备,造成经济损失的,不服从用人单位正常工作调动,不服从用人单位的劳动人事管理,无理取闹,打架斗殴,散布谣言损害公司声誉等。再有,就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处理是按照本单位劳动纪律或规章制度规定的程序办理的,并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49人已浏览
155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