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严格遵守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恪守医疗服务职业道德,改善服务态度,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预防医疗纠纷的发生。2...
遇到医疗纠纷可以采取以下方式处理:1、调解:医患双方通过沟通,遵循合法、合理、自愿的原则,互谅互让达成一致和解意见的,应当签订协议书,由医、...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在实际工作中,医疗纠纷处理:《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医疗事故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医疗活动中,违及医疗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规范、常规,过失造成人身损害的事故。根据其精神,砚山县卫生局和各医疗机构相应成立了医疗事故争议受理办公室,卫生局受理办公室由主管医疗的副局长和医政科成员组成,各医疗机构受理办公室由业务副院长和医务科或科主任2至3人组成,受理办公室人员具体负责监督医务人员的服务工作,检查医务人员执业情况,接受患者对医疗的投诉,向其提供咨询服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发生医疗事故后,双方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一致的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索赔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造成残疾的还有残疾生活补助费。器具费等,造成死亡的还具有丧葬费、被扶养人生活费等。
患者遇到医疗纠纷可以采取以下三种措施: 1、协调解决。与医院进行协商,确实赔偿数额,保障合法权益; 2、行政调解。卫生行政机构在进行行政调解的时候,要本着当事人自愿和合法的原则下进行调解; 3、司法诉讼。诉讼时患者一方只需要提供在医院就诊的证明及身体受到损害的证明即可。 《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发生医疗纠纷,医患双方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双方自愿协商; (二)申请人民调解; (三)申请行政调解; (四)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途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61人已浏览
721人已浏览
180人已浏览
41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