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在遭遇某些欺骗行为骗婚的时候是可以撤销婚姻的。法律上规定,当一方患有重大疾病的,应当在结婚登记前如实告知另...
若被骗人要求返回财产的诉讼请求又如何适用法律。根据婚姻法第三条规定,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在以下情形下返还按照习俗给付的彩礼制度1.双方未办理...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骗婚行为是指有目的性的结果,可能是因为利益,或者是利害关系才进行的婚姻。比如大龄青年急于完婚的心理,最容易被骗取彩礼,借钱等手段然后逃之夭夭,进行诈骗的违法犯罪行为。也有可能是迫使另一方当事人违背真实意愿结婚的情况。受胁迫一方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自结婚登记之日起1年内向婚姻登记机关或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显然,骗婚关系也不属于法律中可撤销的婚姻。
消费权益保护法中规定以下是欺骗消费者的行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条经营者在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欺诈消费者行为:(一)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的;(二)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使销售的商品份量不足的;(三)销售“处理品”、“残次品”、“等外品”等商品而谎称是正品的;(四)以虚假的“清仓价”、“甩卖价”、“最低价”、“优惠价”或者其他欺骗性价格表示销售商品的;(五)以虚假的商品说明、商品标准、实物样品等方式销售商品的;(六)不以自己的真实名称和标记销售商品的;(七)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欺骗性的销售诱导的;
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达设立、变更、终止法律关系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为《》所采用,民事法律行为的上位概念是民事行为,具有表意性和目的性,排除了事实行为;同时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以适法性为特征,不包括无效民事行为、可变更、可撤销民事行为以及效力未定民事行为。严格称谓是法律行为,中国民法称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105人已浏览
593人已浏览
16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