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方式如下: 1、工资、薪金所得范围:个人因任职或者受雇而取得的工资、薪金、奖金、年终加薪、劳动分红、津贴、补贴(如:通信费补...
单位或个人为纳税义务人负担个人所得税税款,应将纳税义务人取得的不含税收入换算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如下:(一)应纳税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不到4000元的,扣除费用800元: 应纳税所得=收入-800元。 2、收入超过4000元的,扣除20%的费用,应纳税所得=收入*(1-20%)。 3、收入超过20000元的,还要加成征收:20000元至50000元的加征五成,50000元以上的加征十成。 4、应纳税款可以用速算公式计算: 应纳税款=应纳税所得*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
应纳税所得额=月收入-5000元(起征点)-特殊扣除(三险一金等)。)-特殊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注:新税法将于2019年1月1日实施,最新起征点和税率将于2018年10月1日实施。根据新税法的规定,从2018年10月1日到2018年12月31日,纳税人的工资、薪金所得,首先以每月收入扣除费用5000元和专项扣除以及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按个人所得税税率表(综合所得适用)计算缴纳税款,不再扣除附加扣除费用。例:已婚人士小李在北京工作,月收入1万元,三险一金专项扣除2000元,月租4000元,一个孩子上幼儿园,父母60多岁。起征点为5000元时,无特殊附加扣除,每月缴纳(10000-5000-2000元)×3%=90元。根据新政策,小李可以享受住房租金1200元的扣除,子女教育1000元的扣除,赡养老人1000元的扣除(与姐姐分担扣除金额)。所以税=(10000-5000-2000-1200-1000-1000)×3%=0元。
工资税的计算公式是应纳税额=(工资收入-五险一金-扣除数)×适用税率-速计扣除数个税免除额为5000,超额累计税率的计算方法如下:纳税=全月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计扣除数实际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纳税。每月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5000扣除标准:个人所得税按5000元/月的征收标准计算。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15人已浏览
827人已浏览
409人已浏览
88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