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以后,申请劳动仲裁不再收取案件受理费。 对于08年以前劳动争议仲裁如何收费问题,《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第6...
申请劳动仲裁不收费。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申请劳动仲...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劳动仲裁费用需要多少的回答如下:劳动争议当事人申请劳动仲裁需要缴纳一定费用,仲裁费用包括仲裁受理费和处理费两部分。仲裁受理费的标准是3人以下收费20元,4-9人收费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收费50元。受理费由申诉人在收到仲裁委员会的受理通知书后5日内预付。处理费包括差旅费、勘验费、鉴定费、证人误工误餐费、文书表册印制费等。处理费由双方当事人预付,申诉人在收到案件受理通知书后5日内预付;被诉人在收到申诉书副本后5日内预付。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章附则中52条规定: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费标准:3人以下的,每件20元;4-9人的,每件30元;10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每件50元。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费标准:(一)无争议金额的案件,每件300元。(二)有争议金额的案件,按下列标准累计收费:1。争议金额在1万元以内(含1万元)的案件,每件500元;2、争议金额超过1万元至5万元(含5万元)的部分,按3%收费;3、争议金额超过5万元至10万元(含10万元)的部分,按2%收费;4、争议金额超过10万元的部分,按1%收费。劳动争议案件的争议金额以申诉人请求的金额为准;请求金额与实际争议金额不一致的,以实际争议金额为准。案件受理费由申诉人在收到仲裁委员会的受理通知后五日内提前支付。逾期不支付的,按撤销诉讼处理。案件处理费由双方在收到仲裁委员会通知后五日内预付,预付金额由受理案件的仲裁委员会根据第四条规定的标准确定。申请劳动仲裁的当事人遇有下列特殊情况,除缴纳仲裁处理费和受理费外,还应承担以下费用:(一)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自行收集并提供证据确实困难,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异地调查取证,或者仲裁委员会认为有必要异地调查取证办案人员的差旅费;(二)当事人依法申请复制本案相关材料和仲裁文件的实际费用;(三)当事人申请第三方进行鉴定、勘验、翻译和公告的费用;(四)证人、鉴定人、翻译人员出庭的交通费、住宿费、误工补贴等费用。前款规定的费用,(一)项、(四)项的住宿费和误工补贴按国家规定的标准收取,(二)项、(三)项、(四)项的交通费按实际支付的金额收取,由申请人提前支付。仲裁委员会裁定的案件,当事人一方败诉,一方胜诉的,仲裁费由败诉方承担;当事人部分败诉,部分胜诉的,仲裁费由仲裁委员会决定各自承担的金额。经仲裁委员会调解达成协议的,由双方协商解决仲裁费负担;协商不成的,由仲裁委员会决定。撤销诉讼的案件,仲裁费由投诉人承担,减半收取。员工当事人缴纳仲裁费确实有困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受案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减缓,免交仲裁费:(一)追索工伤医疗待遇,无固定收入的残疾人;(二)符合当地政府规定的最低生活保障对象;(三)已按规定接受法律援助的人员;(四)劳动仲裁机构认为其他确实有困难的人员。
不要钱。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上班的地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设在区县劳动局)申请。 《劳动争议仲裁调节法》 第五十三条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经费由财政予以保障。 第二十一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 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第二十八条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22人已浏览
392人已浏览
172人已浏览
2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