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107条:“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
1、无论是民事诉讼法或者刑事诉讼法,均没有规定开庭后几日内应当下达判决,只是规定了案件的审理期限。 2、民事案件审理期限: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最短的四个半月, 最长一两年。侦查阶段1、逮捕犯罪嫌疑人后,不得超过2个月;2、案情复杂、期限届满不能终止的案件,可延长一个月;3、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26条规定的,可延长2个月;4、犯罪嫌疑人可能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依照刑事诉讼法第126条延长期限届满,仍不能终止侦查的,可以延长2个月;5、发现其他重要罪行的,重新计算期限。审查起诉阶段1。 审查起诉时间为1个月;2、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半个月;3、改变管辖的,从变更后的检察院收到案件之日起计算;4、退回补充侦查,限两次,每次一个月;5、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上诉,应当在7日内;六、被不起诉人对依照刑法第142条第2项作出不起诉决定的上诉,应当在7日内作出。
一,一审民事案件; 1,开庭后多久判决没规定, 2,如果是按简易程序审理,从立案起三个月内判决。 3,如果按普通程序审理,立案后六个月内判决。 二,一审刑事案件: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人民法院应当在受理后二十日以内审结; 2,对可能判处的有期徒刑超过三年的,可以延长至一个半月。 民事诉讼的判决书给原告和被告双方。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三条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当庭宣告判决的,应当在五日以内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定期宣告判决的,应当在宣告后立即将判决书送达当事人和提起公诉的人民检察院。
1、提起劳动仲裁后法院起诉的,法院适用简易程序的,三个月内结案; 2、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0人已浏览
130人已浏览
1,023人已浏览
94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