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行的刑诉法规定,监视居住的居住场所,主要有两个:一个是自己的住处;另一个是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司法机关指定的居所,是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
主要从以下几点防止问题: (一)规范使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 (二)明确指定居所的条件和标准。 (三)纠正执行主体错位现象。法院、检察机关...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三条 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所执行;没有固定住所的,可以在指定住所执行。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的,在住所执行可能妨碍侦查的,经上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住所执行。但不得在拘留场所、专门办案场所执行。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除不能通知外,应当在监视居住后24小时内通知被监视居住人的家属。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委托辩护人,适用本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决定和执行是否合法。此外,2013年1月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试行)》第一百一十条至第一百二十条,2015年12月15日《人民检察院关于监督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第一条至第二十九条是关于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规定。由于篇幅限制,可以自行查阅。
从表面上看,新刑诉法是将指定监视居住作为监视居住的一种特殊类型加以规定的,但与现行的监视居住无论是在适用条件、适用内容还是在法律后果上都不相同。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一项刑事强制措施,这项措施对侦查机关非常有利。 新《刑事诉讼法》第73条规定:监视居住应当在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住处执行;无固定住处的,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也可以在指定的居所执行。 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措施的情形有两种:第一种情形是重大贿赂犯罪,衡量“重大”与否的标准有3个,贿赂数额50万元以上、或者有重大的社会影响、或者涉及国家重大利益;第二种情形是嫌疑人在当地无固定住所。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
适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特殊条件是指具备适用监视居住必备条件的同时,要启动指定居所监视居住,还必须满足的额外条件,主要有两种情况: 第一,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无固定住处的; 第二,对于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特别重大贿赂犯罪,在住处执行可能有碍侦查的,经上一级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批准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962人已浏览
372人已浏览
285人已浏览
2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