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现在的经济文化发展速度飞快,社会的开放程度也越来越高,未成年人早恋、早婚的新闻已不是新鲜事,但如果社会开放程度过高,未成年人太过早熟,也可能...
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罚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国家不承担刑事赔偿责任的情形(一)因公民自己故意作虚伪供述,或者伪造其他有罪证据被羁押或者被判处罚的; (二)依照刑法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不负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三)依照刑诉讼法第十一条规定不规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人被羁押的; (四)行使国家侦查、检察、审判、监狱管理职权的机关的工作人员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五)因公民自伤、自残等故意行为致使损害发生的; (六)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1、主观上有符合刑法规定的过错,故意或者过失。 2、客观上有符合刑法规定的犯罪行为。 3、主体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4、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不存在法定不追究责任的情况:如诉讼时效以及排除社会危害性的行为。
(1)行为人应当预见到没有不法侵害而没有预见,造成危害结果,应负过失犯罪的刑事责任;(2)行为人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引起了防卫行为,而在防卫过程中从使用的工具、打击的部位、造成的后果显属不当,叫“假想防卫过当”,行为人应当对过当的结果负责,可以比照防卫过当来处理。责任比第一种轻一点;(3)主观条件的限制,行为人不可能预见到,所采取的手段方法也无不当之处,应属于“意外事件”;(4)行为人既是假想防卫,也是提前防卫,主观过错应属“故意”。就上面的案例可以看出事前防卫有起因条件只是失去时间条件而已。假想防卫则是失去了起因条件,没有起因条件就更不谈时间条件了。正当防卫应该先有不法侵害存在,然后才有正在进行,才有防卫人意识到不法侵害存在,才有确定防卫对象,才有就防卫对象进行防卫,最后才有控制必要限度的必要。今年来出现了很多正当防卫的案件,所以国家也在鼓励正当防卫行为,但是超出了防卫的限度就会构成防卫过当,除了防卫过当会引起犯罪行为之外,还存在着假想防卫,也就是客观上并不存在着有不法的侵害人,但是主观上却认为存在。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515人已浏览
261人已浏览
263人已浏览
40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