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我们都知道,受害者在看到自己或亲人受到精神损害是可以要求责任者赔偿自己精神抚慰金的,特别时受到严重的精神损害时,甚至受害者因此死亡的时候,精...
《精神赔偿解释》规定了三种不同精神损害抚慰金赔偿; (1)对于造成死亡的,应当赔偿死亡赔偿金; (2)对于造成残疾的,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 ...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死亡精神损害赔偿标准计算方式 一般情况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条,精神损害的赔偿数额根据以下因素确定: (一)侵权人的过错程度,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二)侵害的手段、场合、行为方式等具体情节; (三)侵权行为所造成的后果; (四)侵权人的获利情况; (五)侵权人承担责任的经济能力; (六)受诉法院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 2014年7月底最高法院出台的《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条款,决定采用“支付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方式的,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精神损害事实和严重后果的具体情况;侵权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违法、过错程度;侵权的手段、方式等具体情节;罪名、刑罚的轻重;纠错的环节及过程;赔偿请求人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平均生活水平;赔偿义务机关所在地平均生活水平;其他应当考虑的因素。 《关于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审理国家赔偿案件适用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的意见》指出,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确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具体数额,原则上不超过依照国家赔偿法第33条、第34条所确定的人身自由赔偿金、生命健康赔偿金总额的35%,最低不少于1000元。受害人对精神损害事实和严重后果的产生或者扩大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其过错程度减少或者不予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发现赔偿请求人在申请国家赔偿时仅就人身自由或者生命健康所受侵害提出赔偿申请,没有同时就精神损害提出赔偿申请的,应当向其释明国家赔偿法第35条的内容,并将相关情况记录在案。 特殊情况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计算方法为: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患者因医疗事故死亡的,计算年限最长不超过6年,造成患者残疾的,计算年限最长不超过3年。 二、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伤残精神损害赔偿情况 1、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人格权利遭受侵害为由,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2、当事人在侵权诉讼中没有提出赔偿精神损害的诉讼请求,诉讼终结后又基于同一侵权事实另行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3、自然人因侵权行为致死,或者自然人死亡后其人格或者遗体遭受侵害,死者的配偶、父母和子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列其配偶、父母和子女为原告;没有配偶、父母和子女的,可以由其他近亲属提起诉讼,列其他近亲属为原告。 以上就是伤残精神损害赔偿标准是什么的相关内容,精神损害赔偿的标准根据我国法律进行赔偿,一般情况下精神损害赔偿金最低赔偿不会低于1000元,在特殊情况,如造成死亡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计算。实际数额标准不同地区有一定区别。
1、医疗费 挂号费+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医用费用 2、护理费 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护理人数和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标准计算;护理人员没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 3、受害人误工费 受害人固定收入(天/月/年)×误工时间或者(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或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365日)×误工天数 4、住院伙食补助费
根据规定,车祸死亡精神赔偿是多少钱的答案是:一般情况下造成死亡的精神损害抚慰金为5万元; 扶养人按照实际年龄计算未满十八周岁的计算至十八周岁,既没有劳动能力有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被扶养人计算二十年,但是六十周岁以上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未成年人指受害人法定的被扶养人,其他扶养人指丧失劳动能力又没有收入来源的成年近亲属,有数个被扶养人的,年赔偿总额不能超过上一年度城镇或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额。 交通费凭票赔偿; 当地的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或农村居民人均年消费性支出以及职工平均工资以当地统计局公布数据为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5人已浏览
253人已浏览
340人已浏览
48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