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认罪态度”内涵认罪态度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作案后对自己所实施行为的认识程度与所采取的表现于外的一种姿态。其基本特征:时间上,它是指行为结...
被告归案后,认罪态度积极,在辩护人多次会见时其都表示非常的后悔,对受害人遭受损害表示愧疚,在今天的庭审中,被告人也都能如实陈述、无翻供、坦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良好的认罪态度,即有悔罪表现,但适用缓刑还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一)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缓刑附条件不执行原判刑罚的特点,决定了缓刑的适用对象只能是轻罪犯。我国刑法之所以将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罪犯,是因为这些罪犯罪行较轻,社会危害较小。 (2)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犯之虞,适用缓刑难以防止再犯新罪。因此,即使累犯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也不能适用缓刑。
认罪态度不好是否能判缓刑,应判断是否符合判缓刑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第一款、第二款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第二百七十一条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职务侵占罪的最高法定刑期为有期徒刑十五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1995·12·25法发〔1995〕23号)中规定:实施《决定》第十条规定的行为,侵占公司、企业财物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侵占公司、企业财物十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76人已浏览
143人已浏览
162人已浏览
12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