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行政处罚,指的是行政机关依法对违反行政管理秩序的行政相对人予以惩戒的行为; 行政处罚的执行原则具体包括: 1、行政处罚法定原则; 2、以事实...
行政处罚的定义和原则:行政处罚是指行政机关依法处罚违反行政秩序的行政对手;行政处罚原则包括法律原则、公平开放原则、过度处罚原则、处罚与教育相...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还有一点需要提出的是,行政处罚的适用活动,从广义上讲是指行政处罚的实施主体将行政法律规范中关于行政处罚的抽象规定具体运用于行政违法者的全过程。它应包括四个阶段:第一是行政处罚适用的预备阶段,即确认行为人是否违法,是否需要依法给以行政处罚;第二是行政处罚的裁量阶段,即行政机关根据行政相对人的违法事实和情节以及有关法律的规定,裁量对该违法行为给以何种形式以及何种程度的处罚;第三是行政处罚的决定阶段;第四是行政处罚的执行阶段。这里所讲成行政处罚的适用是狭义的适用,主要是从行政处罚的基本原则入手,重点对行政处罚如何确定行为人违法以及对违法者裁量何种行政处罚作些介绍,关于行政处罚的决定和执行问题,不包括在狭义的适用中。我们在生活中,尤其是在经营一些个体的人员,一定要注意跟行政执法进行一个沟通,尤其是做一些店庆或者是大型的活动,否则可能会导致我们的活动无法开展而且可能会得到相应的处罚。行政处罚司法解释什么是行政处罚的适用?这个主要是依据的法律和执行的问题,具体咨询专业的律师。
行政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5条规定:“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既要发挥处罚的威慑、惩罚作用,又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建立一个良性的行政管理体制。
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行政处罚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1、处罚法定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三条规定了处罚法定原则,它包含三层意思: (1)实施处罚的主体法定。 (2)处罚依据法定。 (3)处罚程序法定。 2、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四条规定了处罚公正、公开原则。 3、处罚与教育相结合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五条实施行政处罚,纠正违法行为,应当坚持处罚与教育相结合,教育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自觉守法。 4、权利保障原则 《行政处罚法》第六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行政机关所给予的行政处罚,享有陈述权、申辩权;对行政处罚不服的,有权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因行政机关违法给予行政处罚受到损害的,有权依法提出赔偿要求。” 5、一事不再罚原则。《行政处罚法》第二十四条规定:“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2人已浏览
444人已浏览
926人已浏览
244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