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分红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俗称“干股”。 分红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由于股东...
“分红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俗称“干股”。 分红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由于股东...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红筹股,我国香港股市有所谓“红筹股”、“蓝筹股”之分。 红筹股是指最大控股权直接或间接隶属于中国内地有关部门或企业,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所发行的股份,也指在港上市的中资企业。由于人们形容中国是红色中国,而国旗又是五星红旗,因此把与中国相联系的上市公司发行的股票称为红筹股。这是一种形象的叫法。同时这种划分也是由蓝筹股概念的典故而来。由于美国人打牌下赌注,蓝色筹码为最高,红色筹码为中等,白色筹码为最低,后来人们就把股票市场上最有实力、最活跃的股票称为蓝筹股。蓝筹股几乎成了绩优股的代名词。有些发展前景不错的红筹股,由于被选进了恒生指数的成分股中,因而也兼备蓝筹股的身份。 具体如何定义红筹股,尚存在一些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两种:一种认为,应该按照业务范围来区分。如果某个上市公司的主要业务在中国内地,其盈利中的大部分也来自该业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香港地区上市的股票就是红筹股。国际信息公司彭博资讯所编的红筹股指数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遴选的。另一种观点认为,应该按照权益多寡来划分。如果一家上市公司股东权益的大部分来自中国内地,或具有内地背景,也就是为中资所控股,那么,这家在中国境外注册、在我国香港上市的股票才属于红筹股之列。1997年4月,恒生指数服务公司着手编制恒生红筹股指数时,就是按照这一标准来划定红筹股的。 通常,这两类公司的股票都被投资者视为红筹股。早期的红筹股。主要是一些中资公司收购香港地区中小型上市公司后改造而形成的,如“中信泰富”等。近年来出现的红筹股,主要是内地一些省市将其在香港地区的窗口公司改组并在香港地区上市后形成的,如“上海实业”、“北京控股”等。
红筹股有几大因素吸引海外投资者: 一、是最直接的“中国概念”,受益于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 二、是海外投资者认为,红筹股与前两类企业有很大的不同,它们注册在中国香港,由中国香港当地的管理层运作,有相当的自主灵活性,经营环境较好,融资方便,避免了前两类企业的不足。中资企业背后要么有行业部门的支持,要么有强大的地方政府作后盾。 三、是这些企业可获得优质和超常规资产注入,资产组合多元化,可带来企业高速发展。 四、是这些企业拥有一大批战略投资者。 五、是与香港回归祖国的大环境有关。 然而,随着1997年底亚洲金融危机的突然爆发,香港股市一落千丈,人气极度低迷,再加上红筹股业绩和表现欠佳,结果好景昙花一现,不少股票跌到发行价以下,至今仍在这一价位徘徊,像广东粤海还走上了清盘的道路,令人扼腕叹息。第三次浪潮消退后,国外资本市场对中国股票大门紧闭长达15个月。
“分红股”是指股东不必实际出资就能占有公司一定比例股份份额的股份,俗称“干股”。 分红股的取得和存在往往以一个有效的赠股协议为前提。由于股东并没有实际出资,因此股东资格的确认完全以赠股协议为准,如果赠股协议具有可撤销、无效、解除等情况,分红股股东自然就失去了股东资格,分红股股东的权利义务比如股利请求权、表决权由协议确定,但股东的义务,尤其对外义务同一般股东,理由是股东的登记具有对外公示性。但是分红股股东如果所受股份为瑕疵股份,在一般情况下,股份的受让人也应对股份的出资义务承担责任,但是,一般而言如果有一部分为瑕疵股份,有一部分为正常股份,那么首先认定获赠股份为正常股份,在其不足的情况下,才仍定为瑕疵股份。 只要赠股协议合法,就享有赠股协议中约定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如果分红股股东通过公司股东变更,在工商局登记备案,则会成为正式股东,完全享有股东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