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
谎报瞒报事故的处罚为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若是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对生产经营单位及其人员瞒报、谎报事故行为的举报、受理和查处进行规范。该办法规定,单位主要负责人对事故报告负总责,并对瞒报、谎报事故行为承担法律责任。 1、事故发生单位主要负责人瞒报或者谎报事故的,处上一年年收入100%的罚款,并处15日以下拘留;属于国家工作人员的,并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和纪律处分规定,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给予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事故发生单位瞒报或谎报事故,没有贻误事故抢救的,处200万元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造成事故扩大或影响事故调查的,处300万元罚款;贻误事故抢救或者造成事故扩大或者影响事故调查的,手段恶劣,情节严重的,处500万元罚款。 3、事故发生单位瞒报、谎报事故的,依法暂扣或吊销有关证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百三十九条之一【不报、谎报安全事故罪】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给予降级、撤职的处分,并由应急管理部门处上一年年收入百分之六十至百分之一百的罚款; 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安全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迟报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刑法》规定,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贻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373人已浏览
208人已浏览
93人已浏览
92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