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挪用公款会转化为贪污罪吗,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应当按照主客观相一...
挪用公款罪与贪污罪的主要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非法占有公款的目的:挪用公款是否转化为贪污罪,应当按照主客观一致的原则,具体判断和认定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挪用公款罪贪污,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进行非法活动的,或者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挪用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行为。
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将转化为贪污。行为人携带挪用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变,即从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失去对挪用人和物的控制,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三百八十四条。
一是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主体是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受国有单位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但挪用公款罪的主体只有国家工作人员。也就是说,贪污罪的主体范围比挪用公款罪大。二是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是故意非法占有公共财产,不准备归还的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是暂时占有使用公款,打算以后归还。三是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客观地表现为侵占、盗窃、欺诈等方法,以公共财产为己有。挪用公款罪的行为表现为擅自决定动用本单位公款,虽然有时也采取一些欺骗手段,但一般不采用侵吞,盗窃,骗取手段。这就是说,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非法占用公款的故意和目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85人已浏览
201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12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