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发生上当受骗的情形,要区分合同中模糊的表述有没有导致自己产生重大误解,如果合同中没有将广告中的宣传明确写出,但是足以导致购房者产生误解,购房...
1、购房者可向物业管理部门.工商局投诉,有关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处罚。2、业主们可以自愿组建维权联盟,共同搜集证据,共同委托律师进行起诉。3...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根据开发商侵犯权益的领域或涉及的情况,开发商的赔偿往往分为三类:民事赔偿、行政赔偿和刑事赔偿。首先说民事赔偿。经营者违反法律规定进行虚假宣传,被消费者起诉的,经营者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可以选择赔偿消费者金钱、道歉等措施来弥补自己的错误。如果经营者受到同类经营者的影响,因对方竞争对手的虚假宣传而减少收入,经营者完全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以赢得公正。然后就是行政赔偿。如果开发商的虚假宣传影响很大,涉及面很广,涉及他人利益较多,检查部门会进行检查。一旦确定,开发商应立即停止违法行为,并接受20万至100万的罚款。更严重的是,一张100万到200万的罚款立即落在违法开发商手里。不仅如此,相关部门还可以选择吊销开发商的营业执照。当事情发展到一定程度,开发商不仅会损失金钱,还会受到限制,接受有关部门的判决,如有期徒刑或拘役,但有期徒刑一般不会很长,两年以下即可。
企业宣传和商业广告是促成经营者与用户、消费者之间发生商业交易关系的媒介,是经营者之间一种重要的竞争手段。从某种程度上讲,当今社会的商业竞争已经变成了宣传和广告的竞争。因此,对虚假宣传行为的表现形式进行归纳再分别情况进行规制,对于规范市场竞争秩序非常重要。 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包括两种行为类型,一是虚假宣传,二是引人误解的宣传。虚假宣传是指商品宣传的内容与商品的客观事实不符;引人误解的宣传是指可能使宣传对象或宣传影响的人对商品的真实情况(不仅包括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也包括其他末在《反不正当竞争法》中列明的有关商品的其他情况,如价格等)产生错误的联想,从而影响其购买决策的商品宣传。在通常情况下,虚假宣传必然导致误解,但是引人误解的不一定都是虚假宣传。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有多种表现形式,广告只是其中的一种。只要实际上能够使社会公众知悉的各种宣传方式,包括店堂展示、雇托误导等都可以构成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
购房者如果遇到卖房者虚假宣传,应该通过以下几个渠道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1、购房者可以向房地产管理部门、工商行政机关进行投诉,有相关的职能部门对开发商作出相应的处罚。 2、集体维权。业主们可以自发组成维权联盟,共同收集证据,共同起诉。 3、委托律师代理起诉。委托资深的专业律师可以让胜诉的几率更大,律师更懂得维权的方法。集体委托律师,费用不会太高,且节约自己的时间。 4、制造舆论。可以通过论坛、报社、电视台等媒介将消息散播出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形成对开发商的压力,因为这会影响到它自身的形象和信誉。开发商如果理亏,则可能会主动妥协。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5人已浏览
120人已浏览
176人已浏览
14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