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缓刑是不可以申请的,只能提建议 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缓刑适用于以下几种条件都满足的情况, 1、原判刑罚是拘役或3年以下有期徒刑; 2、犯罪人...
再犯新罪。这里的新罪,是相对于已判之罪而言的,它既包括故意犯罪也包括过失犯罪,既包括同种之罪也包括异种之罪。只要缓刑犯在缓刑考验期间再犯新罪...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诉案件二审中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的,不管事实和证据来源于何处,都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理由如下: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虽可直接改判,但发回重审更加符合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对一审认定有罪但避重就轻量刑,在二审时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虽可直接改判,但若二审改判加重刑期的,这样的判决实际上是仅经过了一个审级的审理,实质上会变相剥夺了其申请复审的权利,所以,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二、发回重审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辩护权等合法权益。如果二审法院直接采信新证据,撤销原判作出有罪的生效判决,并据此被告人的改判加重刑期,将导致被告人丧失了对依据新证据作出的加刑罪判决进行上诉救济的机会,实际上变相剥夺了被告人对罪行判决的上诉权和进行辩护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1、先减后并。是指判决生效之后又犯新罪,比如监狱里打人致人死亡。举例:甲犯盗窃判5年,执行3年后犯故意伤害判6年。“先减”先把执行过的两年去掉剩余3年,然后3+6=9年,量刑在6年到9年之间。至少还在监狱呆上6年。2、“先并后减”。判后执行结束前,发现判决之前有漏罪。如甲犯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应该判5年和6年。但审理时只发现了前罪,执行4年后发现了后罪,法院要重新量刑。先并,56=11年,然后在6—11年之间量刑,比如量刑为6年,则还需执行2(6-4)年。这两句话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在出现漏罪和又犯新罪时,如何量刑实现并罚。
缓刑考验期满后才发现有新罪按照累犯来处理,根据《刑法》第77条规定,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犯新罪或者发现判决宣告以前还有其他罪没有判决的,应当撤销缓刑,对新犯的罪或者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依照刑法第69条的规定,决定执行的刑罚。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939人已浏览
610人已浏览
122人已浏览
8,60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