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可以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并赔偿损失。...
先查找土地管理部门的登记信息,看这块地在谁的名下,后期是否发生过变动,即这块地是已经是你家的,信息没有更正,而显示是他家的。即事实上这块地是...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的程序是什么1、起草起诉状;2、准备离婚诉讼所需要的证据;3、向有管辖权的递交离婚起诉状和相关证据;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四诉讼;5、法院受理该离婚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副本;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7、开庭:双方均可以委托律师或者其他专业人士代理诉讼;8、法院依照原告方的离婚诉讼请求和双方提交的证据情况对是否准予离婚,以及如何分割财产,问题如何解决等问题作出判决。起诉离婚的费用由谁承担起诉的费用是有法律规定的。根据《诉讼费用交纳办法》:(二)非财产案件按照下列标准交纳:第十三条离婚案件每件交纳50元至300元。涉及,财产总额不超过20万元的,不另行交纳;超过20万元的部分,按照0.5%交纳。诉讼收费的原则--原告人预交--败诉者承担。所以一般来说,案件的诉讼费用是由败诉方承担的,但是离婚案件有其特殊性。第三十三条离婚案件诉讼费用的负担由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决定。对于离婚案件,难以说谁败诉谁胜诉,法院只是根据双方当事人之间感情是否破裂的事实,依法判决离婚还是不离婚。因此规定,离婚案件的受理费用由法院决定,法院可以根据不同案件的不同情况,既可以决定由男方承担,也可以决定由女方承担或者决定由双方当事人分担。
你亲戚的行为涉嫌滥伐林木罪。 《森林法》第三十二条“--采伐林木必须申请采伐许可证,按许可证的规定进行采伐;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除外。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山和个人承包集体的林木,由县级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委托的乡、镇人民政府依照有关规定审核发放采伐许可证。采伐以生产竹材为主要目的的竹林,适用以上各款规定。” 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量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森林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11.22法释[2000]36号) 第五条违反森林法的规定,具有下列情形之一,数量较大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四十五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滥伐林木罪定罪处罚: (一)未经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法律规定的其他主管部门批准并核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虽持有林木采伐许可证,但违反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时间、数量、树种或者方式,任意采伐本单位所有或者本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二)超过林木采伐许可证规定的数量采伐他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 林木权属争议一方在林木权属确权之前,擅自砍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以滥伐林木罪论处。 第六条滥伐林木“数量较大”,以十至二十立方米或者幼树五百至一千株为起点;滥伐林木“数量巨大”,以五十至一百立方米或者幼树二千五百至五千株为起点。 第三十九条“盗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的,依法赔偿损失;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盗伐株数十倍的树木,没收盗伐的林木或者变卖所得,并处盗伐林木价值三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由林业主管部门责令补种滥伐株数五倍的树木,并处滥伐林木价值二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拒不补种树木或者补种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林业主管部门代为补种,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支付。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有人偷砍乡下保护区的树修房是违法做法,可否构成盗伐林木罪,需要依法确定,或判定。 一、偷砍乡下保护区的树修房,存在下列做法为盗伐林木罪:违背国家保护森林法规,以违法占有为目的,私行砍伐国家、集体所有或者个人所有的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做法。 二、偷砍乡下保护区的树修房,根据1987年9月5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解决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多少个问题的解释》中的限定:“数量较大”的起点,在林区,盗伐通常可掌握在2立方米一5立方米或幼树100一250株;在非林区,盗伐通常可掌握在1立方米一2.5立方米或幼树50一125株。关于数额的起点数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能够在两高限定的数量幅度以内掌握,也能够参照上述数量,根据本地区事实上情况,限定认定本地区盗伐林木罪数量的适当准则。 三、盗伐林木接近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解决盗伐、滥伐林木案件应用法律的多少个问题的解释》中的限定的数量,而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按上述限定的准则定罪量刑: (1)为首组织、筹划、煽动盗伐林木,或者破坏植被面积较大,招致森林资源遭到损失的; (2)盗伐防护林、经济林、特种用途林的; (3)一贯盗伐或屡教不改的; (4)盗伐林木不听劝阻,或胁迫护林人员的; (5)其他盗窃,情节严重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614人已浏览
1,203人已浏览
599人已浏览
18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