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在发生纠纷后,建议双方先进行协商处理。如果协商无法达成一致,可以通过起诉来寻求法律维权。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起诉方式包括书面起诉和口头起...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和解 和解是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就已经发生的争议进行协商、妥协与让步并达成协议,自行(物第三方参与劝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式。 和解可以在民事纠纷的任何阶段进行,无论是否已经进入诉讼或仲裁程序,只要终审裁判未生效或者仲裁裁决未作出,当事人均可自行和解。 诉讼阶段:和解——撤回起诉、中止诉讼——法庭制作调解书。 仲裁阶段:和解——裁决书或调解书。 和解后,不具有强制执行力,一方不履行,按照和解协议承担违约责任,不能直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二、调解 调解是指双方当事人以外的第三方纠纷当事人的请求,以法律、法规和政策或合同约定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进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活动。在我国调解的主要方式是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仲裁调解、司法调解、行业调解以及专业机构调解。 三、仲裁 1、仲裁的概念:仲裁是当事人根据在纠纷发生前或纠纷发生后达成的协议,自愿将纠纷提交第三方(仲裁机构)作出裁决,纠纷各方都有义务执行该裁决的一种纠纷的方式。 2、仲裁的基本特点: (1)自愿性; (2)专业性; (3)独立性; (4)保密性; (5)快捷性; (6)仲裁在国际上得到承认和执行。 3、一裁终局制度,仲裁裁决不能上诉,生效的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有权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4、没有仲裁协议,不能启动仲裁程序。限于民商事仲裁,对于婚姻、收养、监护、抚养、继承纠纷不能仲裁。 四、诉讼 1、民事诉讼的概念:民事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与下,以审理、裁判、执行等方式解决民事纠纷活动,已经由此产生的各种诉讼关系的总和。 2、民事诉讼的基本特征:(1)公权性;(2)程序性;(3)强制性。 3、程序:法院审理、裁判、执行 4、参与人:原告、被告、第三人、证人、鉴定人、勘验人。
关于解决纠纷途径的相关规定 从目前情况看,大部分医疗纠纷的处理都经历了双方协商这一程序。应该说,这也是最经济、最便捷的一条解决途径,然而,由于种种因素的影响,协商不一定能达成共识,甚至可能久拖不决。对此,患者方须特别引起注意,因为医疗侵权诉讼的时效以及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的时效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身体健康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因此,当协商迟迟不能达成一致时,应及时采取第2或第3条途径解决,即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以上就是我们有关医疗纠纷的处理途径是什么的法律解答,希望对您有所帮助。从上面内容可知,解决医疗纠纷的途径有三种,分别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和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其中,最经济、最便捷的解决方式就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如果您对此还有其他疑问,可以及时咨询我们成都合同纠纷律师的在线律师,我们将尽快根据你的问题为您详细解答。
交通事故诉讼途径解决方式: 1、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在交警给出的时间内不予起诉的,也没有达成调解意见的,交警将肇事车辆放车。 2、收到责任认定书后,受害人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同时要全保全查封对方车辆,以保证将来的执行。特别是伤情较重,需要住院治疗一段时间的,或者手术治疗的。 3、法院立案后,向交警部门下达《协助执行通知书》,查封车辆。 4、法院开庭,可能构成需要伤残鉴定的,向法院提交鉴定申请。 5、鉴定结果出来后,或者治疗基本结束后,法庭开庭审理,判决。 6、受害人申请执行。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3人已浏览
35人已浏览
33人已浏览
2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