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尸检的重要意义在于可为医学技术鉴定和司法裁决提供直接的证据。《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凡发生医疗事故或事件、临床诊断不能明确死亡原因的...
医疗事故的证据包括住院志、医嘱单、检验报告、手术及麻醉记录、病理资料等病历资料。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二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众所周知,医疗官司难打。原因很多,其中之一便是病人及其家属难以收集和取得证据。病人及其家属能否收集和取得充足的证据材料,是其能否在医疗事故纠纷中取得满意结果的关键:(1)争取尽早封存病历。病历是病情发展的记录,是确认医疗事故单位诊疗措施是否正确、有无医疗过失的重要证据,在司法审判中也应当是一种非常重要的书证材料。尽管病历封存后,病人仍无法看到病历,但基本保证医院无法篡改病历,使病历起到应有作用。(2)及时要求尸检,以查明死因。(3)注意收集证人证言。实践中,病人和医院常常就医院是否实施了或未实施某一行为发生争议。但是,医院往往提出病人的叙述不真实,与病历记载不一致,而根据病历记载,医院是没有过失的。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病人及患者就要及时收集了解事实真相的证人证言。因此,当病人及家属怀疑治疗问题并且医院有可能予以否认时,则应注意记录当时在场者或了解情况者(如同病房的病人)的姓名、工作单位或住址,以及联系方式,既可当时进行取证,也可过后再调查取证。(4)其他证据的收集。若怀疑病人的不良反应可能是由于输液、输血、注射或服药等所致时,病人及家属可要求立即对现场的有关实物进行封存保留,以备进一步检验。这~环节往往被慌乱家属所忽略,等到过后想起时已无法补救。对此,病人及家属应给予足够重视。
医学律师建议:(1)为保证鉴定公平、公正,切记切记不要选择医学会做任何形式的鉴定,并尽可能选择非本市或外省司法鉴定中心或鉴定所进行鉴定; (2)为避免医院篡改、伪造、销毁病历,应尽快自行到医院或委托律师复印客观病历(如入出院记录、体温单、长期和临时医嘱单、化验单或检验报告、医学影像检查资料、特殊检查同意书、手术同意书、手术及麻醉记录单、病理资料、护理记录等),并封存主观病历(如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会诊意见、病程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等);
医疗事故案件中,除了被告人供述,被害人陈述,证人证言及专家鉴定结论之外,还需要注意收集以下几方面的书证或物证: 1、门诊及住院病历。 门诊病历是患者来医院就诊时最原始的证据材料,上面记载了病人的主诉、医生的查体、诊断及最后的处理意见等。住院病历包括病程记录、死亡病历讨论记录、会诊意见、上级医师查房记录、抢救结束后补记的病历资料等。门诊及住院病历是病情发展和医疗活动的真实记录,是认定医疗过失的重要依据。 2、化验单及各类检查结果。 化验单及各辅助科室的检查结果,如心电图、脑电图、B超结果、X片等,这些资料是医生诊断时的重要参考,对于认定医疗事故也具有很大价值。 3、处方、药品及药品包装袋。 有的医疗事故是由于医疗人员用错药、发错药导致的,而患者当时所服用药品的处方笺的底方及其复印件、剩余药液及药品包装袋等。在此类案件中极具证明力,故患者及其家属应注意保存。 4、手术中的切除组织。 手术中切除组织是证明有关手术失误的最重要的证据之一,如有条件,应尽可能保存。 5、输血、输液反应的剩余液。 因输血、输液反应而引起的医疗事故在实践中占有相当比例,这些案件中最重要的证据就是剩余液,故患方在输血或输液发生后,应注意保存静脉点滴剩余液和剩余的血液。 6、死者尸体。 对于导致患者死亡的医疗事故案件而言,死者尸体是最有力的证据。因此,对那些因不明的案件,应尽量动员患者家属及时进行尸检,以查清医方对患者的死亡是否负有责任。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5人已浏览
139人已浏览
196人已浏览
19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