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一方私自处理的财产,若未经对方同意,或者未事后经对方追认,均属无效。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
1、一方私自处理的财产,若未经对方同意,或者未事后经对方追认,均属无效。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一、夫妻约定财产制的生效条件包括: (1)缔约双方必须具有合法的夫妻身份。 (2)缔方双方必须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3)约定必须双方自愿。 (4)约定的内容必须合法,不得利用约定规避法律。 二、约定的效力分作对内效力和对外效力两方面。 1、对内效力即对夫妻双方而言。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2、对外效力即对第三人而言。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夫妻赠与和夫妻财产约定是不一样的。 1、夫妻赠与是指夫妻中的任意一方,接受赠与的财产,或者将自己的个人财产赠与对方; 2、夫妻财产约定是指对婚后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归属、管理、使用、收益、处分进行约定。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第一、第二款规定,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现行婚姻法第17条第3项将婚姻存续期间一方的“知识产权的收益”确定为共同财产。但对“收益”应如何理解,法律并没有做出详细的规定。就知识产权的收益性质而言,知识产权的收益应存在既得经济利益与预期经济利益之分。既得的经济利益,属于婚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毫无疑问应属于夫妻共同财产。 而对于预期经济利益,最高人民法院1993年的《财产分割意见》第15条规定:夫妻一方婚后所得的尚未取得经济利益的知识产权,离婚时归一方所有。显然,该意见仅将已经实际取得的经济利益归属与夫妻共同财产,而把预期经济利益排除在夫妻共同财产外。对此,最高人民法院《适用〈婚姻法〉的解释(二)》第12条规定:婚姻法第17条第3项规定的“知识产权的收益”是指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实际取得或者已经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2人已浏览
187人已浏览
116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