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法律规定逃税罪属于继续犯,根据《刑法》当中明确的规定,如果存在着逃税犯罪行为的,那么将会对此按照三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来处罚的,但是前提...
逃税是属于犯罪的行为。逃税罪是指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扣缴义...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偷税漏税是违法犯罪。 2,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当然是不作为犯罪了,法律规定公民有依法纳税的义务,而行为人在有能力履行法律义务的情况下故意不履行义务,构成纯正的不作为犯罪
如果以单位名义进行犯罪,结果是为了个人的利益,就不能认为是单位犯罪,而是单位内部成员个人的犯罪。如果犯罪行为的实施没有与单位的工作或业务相联系,就无法认定这种犯罪行为与单位之间的关系。依照1999年6月18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司法实践中,下列行为,均不应视为单位犯罪,而只能以自然人犯罪处罚: (1)个人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设立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实施犯罪的; (2)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犯罪为主要活动的; (3)盗用单位名义实施犯罪,违法所得由实施犯罪的个人所得或私分的。目前,在我国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单位犯罪,主要是由单位集体决定或者由单位的领导人员决定,而由单位内部人员具体实施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6人已浏览
111人已浏览
606人已浏览
11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