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依法治国是根据体现人民意志和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管理国家,不是根据个人意志,而是主张管理国家的国家政治、经济运营、社会各方面的活动都是依法...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第...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因为:1、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理论核心法治国家的立法是民意的表达,其功能是为公民设立权利。实质意义的法治是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对公民权利的保护,由此而决定的法治的原则与精神无一不由宪法规定体现出来,宪法宣示着法治的理论内核。2、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践核心首先,“依法治国”是实实在在的治国方略,而不只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不仅要求加强法制建设,而且要求把国家的一切建设包括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经济文化事业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都尽可能地纳入法治的轨道,实现“法的统治”。而能够对国家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从宏观上、全局上进行调整和规范的只有宪法。其次,法治的重点和难点在于“治权”、“治政”、“治官”,在于防范政府权力的滥用。只有宪法,通过对国家权力的规范与制约,才能使国家权力在宪政框架内行使。3、依宪治国是依法治国的实现核心“宪法是一种先于政府的东西,而政府只是宪法的产物,一国的宪法不是其政府的决议,而是建立其政府的人民的决议。”这就表明,宪法居于政府之先,政府是宪法的创造物,没有宪法,政府就成了无权的政府。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尊严,政府无权改变宪法。政府如果有改变宪法的权力,它就会专断独行,为所欲为。另外,从宪法的历史发展过程来看,自从有了宪法,才有了对国家权力的最可靠、最有力的规范与限制,才有了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才有了国家权力与公民权利的和谐相处。
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各级政府组成人员,人大任命的审判员、检察员等。《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于2014年10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决定》拟建立宪法宣誓制度,凡经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培养领导干部对宪法的忠诚。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具体来讲,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要加强立法工作,建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第二,要加强执法工作,行政机关要依法行政,司法机关要公正司法。 第三,要完善民主监督制度。 第四,要大力开展普法教育,广泛进行法制宣传,不断提高广大干部和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特别是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法制观念和依法办事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03人已浏览
785人已浏览
1,002人已浏览
7,869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