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合同诈骗过程中主动中止犯罪行为是有罪,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
不是。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犯罪中止也是构成犯罪的,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清楚的把握。刑法学家们的视角从以犯罪行为为中心向以犯罪行为人为中心转变。犯罪中止成为顺应这一潮流而在刑事立法中普遍设立的一项制度。因此,犯罪既遂也是犯罪。
主动放弃加害行为不一定就是犯罪中止,所谓的犯罪中止是在犯罪过程中不仅要主动放弃加害,同时还要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在共同犯罪中,不仅要自己主动放弃加害同时还要阻止其他人犯罪,防止犯罪结果发生才能算是犯罪中止。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中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刑法修正案七》第四条在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后增加一条,作为第二百二十四条之一:“组织、领导以推销商品、提供服务等经营活动为名,要求参加者以缴纳费用或者购买商品、服务等方式获得加入资格,并按照一定顺序组成层级,直接或者间接以发展人员的数量作为计酬或者返利依据,引诱、胁迫参加者继续发展他人参加,骗取财物,扰乱经济社会秩序的传销活动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以上法律就是合同诈骗罪是行为犯的依据。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2人已浏览
125人已浏览
138人已浏览
14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