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起诉的流程如下: 1、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 (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
刑事诉讼有两种,一种是由检察院提起公诉,一种是被害人自诉。对于自诉的案件是有法定范围的。 根据《刑诉法》规定,自诉案件包括下列案件: (一)...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⒈人民法院对自诉人提起诉讼的案件,必须根据立案的条件进行审查,主要查明有无明确的被告人。有无足够的证据证明被告人犯罪,案件是否属于受诉人民法院管辖,能否交付法庭审判等。 ⒉审查后根据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于符合立案条件的案件,应当开庭审判;对缺乏罪证的,如自诉人提供不出补充证据,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诉,或者裁定驳回。
自诉案件是指刑事诉讼法规定受害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的案件。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和有关司法解释,自诉案件范围有以下几类:(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所谓告诉才处理的案件,指由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等提起诉讼,人民法院才予以受理的案件。第一次处理的刑事案件具体包括:1、侮辱、诽谤案件,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2、暴力干涉婚姻自由事件。3、虐待案件。4、侵占案。(二)受害者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轻微刑事案件是指犯罪事实,情节轻微,有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和拘留、管制等轻微处罚的案件。(3)受害人有证据证明被告人侵犯自己的人身,产权行为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但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不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自诉事件的起诉具体流程是受害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由人民法院审理,作出有罪或无罪的判决,最后交给执行机关执行。
1.确定起诉的法院。刑事自诉通常是优先到犯罪行为发生地的法院起诉,但也可以到被告人(犯罪嫌疑人)户籍所在地或经常居住地的法院起诉。 2.准备起诉材料。刑事自诉案件到法院起诉,还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刑事自诉状。 自诉状或者告诉笔录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①自诉人、被告人、代为告诉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出生地、文化程度、职业、工作单位、住址; ②被告人犯罪行为的时间、地点、手段、情节和危害后果等; ③具体的诉讼请求; ④致送的人民法院的名称及具体时间; ⑤证人的姓名、住址及其他证据的名称、来源等。 (2)身份证明材料。如被害人的身份证复印件。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8人已浏览
397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18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