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根据法律规定,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构成伪造、编造、出售居民身份证罪。法定量刑规定,一般情况下,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剥夺政治权利...
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上学构成犯罪。 《刑法修正案十一》增加了盗用、冒用他人身份,顶替他人取得的高等学历教育入学资格、公务员录用资格、就业安置待遇...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冒名顶替他人上大学,涉嫌冒名顶替罪。盗用、冒用他人身份、取代他人高等教育资格的,可以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行为人的行为已经构成犯罪,而通过冒名顶替作虚假证明等方式帮助犯罪分子逃脱法律制裁的行为已经涉嫌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款罪,事前通谋的,以共同犯罪论处。
冒名顶替上班不会判刑。冒名顶替上班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但不构成刑事犯罪。但劳动者存在欺诈,劳动合同应当无效。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329人已浏览
178人已浏览
322人已浏览
51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