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完善待遇确定机制。2、尽量调整基本养老金的正常机制。建立个人缴费等级标准调整机制;建立缴费补贴调整机制;5、实现个人账户基本增值。从这五...
我妈妈是1960年出生的,她在1962年因打针得了小儿麻痹症,因为当时的药有问题,那批药是从苏联进口的,从此我妈妈便终身残疾,这对她的身心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高龄津贴按照低标准、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总体要求,创新高龄老人福利制度模式,健全养老保障服务体系; 建立保障高龄老人基本生活需求的长效机制,推进补缺型老年福利向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发展,使广大高龄老人的基本生活得到保障,不断提高高龄老人的生活质量。 高龄津贴发放标准,原则上按照各地低保标准、补助水平和发放对象的年龄实行分类分档发放,并随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低保标准变动情况适时进行调整。具体的发放标准由各地民政厅、财政厅按高龄津贴原则协商确定。 2月21日,从国务院新闻办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31个省份均已建立高龄津贴制度。 与此同时,有30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服务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老年人护理补贴制度,29个省份建立了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各类津补贴共惠及3000多万老年人。
地方不同,各省的补助政策也不同。政务服务优待 1.各地在落实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和公共服务政策时,应对老年人予以适度倾斜。 2.鼓励地方建立八十周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高龄津贴制度。 3.政府投资兴办的养老机构,要在保障“三无”老年人、“五保”老年人服务需求的基础上,优先照顾经济困难的孤寡、失能、高龄老年人。 4.各地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要逐步给予养老服务补贴。对生活长期不能自理、经济困难的老年人,要根据其失能程度等情况给予护理补贴。 5.各地在实施廉租住房、公共租赁住房等住房保障制度时,要照顾符合条件的老年人,优先配租配售保障性住房;进行危旧房屋改造时,优先帮助符合条件的老年人进行危房改造。 6.政府有关部门要为老年人及时、便利地领取养老金、结算医疗费和享受其他物质帮助,创造条件,提供便利。鼓励和引导公共服务机构、社会志愿服务组织优先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7.政府有关部门在办理房屋权属关系变更等涉及老年人权益的重大事项时,应依法优先办理,并就办理事项是否为老年人的真实意愿进行询问,有代理人的要严格审查代理资格。 8.免除农村老年人兴办公益事业的筹劳任务。经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全体成员同意,将未承包的集体所有的部分土地、山林、水面、滩涂等作为养老基地,收益供老年人养老,纳入国家和地方湿地保护体系及其自然保护区的重要湿地除外。
年满40周岁的失业人员是可以享受政府社保补贴的50%,但没有年满47周岁可享受全额补贴的政策。 2017年4050社保补贴新标准: 一、社区就业补贴标准 1.4050失业人员享受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补贴。 2.4050人员按应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和重大疾病医疗补助金的50%领取医疗保险补贴(其余部分由个人承担)。 3.给予农村劳动力工伤保险补贴。 二、用人单位招用补贴标准 1.招用4050人员的单位可获得养老、失业和工伤保险补贴。 2.招用随军家属的单位可获得养老、失业、工伤和医疗保险补贴。 3.招用农村劳动力的单位可获得工伤保险补贴。 三、灵活就业补贴标准 按灵活就业人员现行养老保险缴费基数下限和缴费比例,给予累计不超过1年的养老和城镇灵活就业人员基本医疗保险应缴额度50%的补贴。 四、社区就业服务补贴标准 1.4050人员从事社区岗位就业的,按每人每月15元标准给予补贴。 2.对各区就业服务机构免费保管本市户籍失业人员档案,按每份每年1元标准给予补贴。 五、职业介绍补贴标准 1、介绍4050失业人员就业的,补贴100元;介绍特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就业的,补贴150元;介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补贴80元。 2、村(居)劳动保障工作站或村委会介绍本村农村劳动力就业的,补贴100元。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447人已浏览
1,003人已浏览
1,843人已浏览
971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