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第215条的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 申请的期限为:双方或者一方当事人是公民的为一年,双方是 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为6个月。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人民法院执行生效法律文书,一般应当在 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行结案,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中止执 行的情况依《民事诉讼法》第234条第1款第5项规定作出裁定,包括 被执行人确无财产可供执行等5种情形。 如果你申请强制执行已经立案,法院依法应在6个月内执行结案。 上述《规定》还明确了上级人民法院依法监督下级人民法院的执行结案的,应当制作裁定、决定、通知而不制作的,或应当依法实施具体执行行为而不实施的,应当督促下级法院限期执行,及时作出有关裁定等法律文书,或采取相应措施。 也就是说如果你申请的强制执行已经立案,那么你可依法向上级人民法院请求其督促一审法院尽快执行。 但是如果你的申请强制执行没有立案,那么请再次与强制执行庭交涉,尽快立案。
法律对法院评估房产的价格规定法院会找有资质的房产评估机构,一般是一些建筑咨询评估公司,去评估房子的价格。
申请强制执行的法定时效期间为两年。 法院执行立案后,将不再受时效限制,即使在一次执行中没有发现被执行人财产,致使执行中止,未来任何时候,只要你发现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你随时可以向法院执行庭申请恢复执行,直至执行完毕,执行终结。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735人已浏览
159人已浏览
586人已浏览
68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