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对虐待家庭成员、被虐人要求处理,或遗弃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被扶养人,《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可对行为人处5日以下拘留或警告,不管你是...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能力范围内,应当承担责任。《民法典》第十九条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因此限制民事行为能人在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范围内,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量刑规定》可以对其进行减轻处罚。因为吴某作案时被认定患有抑郁症,其作案时处于发病期。”四川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某说,因抑郁症严重到导致犯罪嫌疑人失去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如果是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若是完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法律判定是看其作案时的精神状态,而不是作案之前和之后,抑郁症虽然是精神疾病,然而却并未丧失认识控制能力(即意识能力),故而当判。” “当然,临床上单纯抑郁较少,如果是双向障碍可能会不负或者少负刑事责任,若是这样,她就是限制民事责任能力人,其监护人也会承担部分责任。”张某说。
既然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民事行为能力的效力视为待定。实践中,简单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有效的,譬如去超市买东西。而一些比较严谨的法律行为是效力待定的,需要由其监护人加以追认,譬如签订合同;譬如孩子花光家产打赏主播的行为。都是属于效力待定的行为。《民法典》第36条:监护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根据有关个人或者组织的申请,撤销其监护人资格,安排必要的临时监护措施,并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依法指定监护人:(一)实施严重损害被监护人身心健康行为的;(二)怠于履行监护职责,或者无法履行监护职责并且拒绝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导致被监护人处于危困状态的;(三)实施严重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其他行为的。本条规定的有关个人和组织包括:其他依法具有监护资格的人,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学校、医疗机构、妇女联合会、残疾人联合会、未成年人保护组织、依法设立的老年人组织、民政部门等。前款规定的个人和民政部门以外的组织未及时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的,民政部门应当向人民法院申请。综上所述,关于新民法总则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年龄是怎么规定的小编已经告诉大家了,关于民法总则的新规定,相信大家会慢慢了解,民法总则对民事责任能力的年龄进行调整是为了能够让年龄小的孩子能够更好的行使自己的权利,这也是从保护孩子的合法权利出发的。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645人已浏览
658人已浏览
188人已浏览
158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