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一是将现行民法通则规定的二年一般诉讼时效期间延长为三年,以适应社会生活中新的情况不断出现,交易方式与类型不断创新,权利义务关系更趋复杂的现实...
诉讼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进行中,因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致使已经经过的时效期间统归无效,待时效中断的事由消除后,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刑法追诉时效是指按照刑法的规定追究犯罪分子刑事责任的有效期限。犯罪分子的犯罪行为已经超过《刑法》规定的追诉时效期限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如果已经被追究了刑事责任,该案件应当予以撤销。根据《刑法》第87条的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第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第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第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15年。 第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20年。如果20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一、一般诉讼时效: 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 我国民事诉讼的一般诉讼时效从2017年10月1日起为3年。 二、特别诉讼时效: 特殊时效优于普通时效,也就是说,凡有特殊时效规定的,适用特殊时效。 1、短期时效。短期时效指诉讼时效不满两年的时效。 2、长期诉讼时效。长期诉讼时效是指诉讼时效在两年以上二十年以下的诉讼时效。
请求双倍工资的诉讼时效,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28人已浏览
161人已浏览
320人已浏览
79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