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如果有人散布你的谣言,公然对你的隐私进行散布的,进行其行为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42条6项之规定,你可以报案,由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年满1...
传播他人隐私视频是犯罪,一般构成传播淫秽物品罪。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1)》第84条,传...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传播他人不良视频是犯法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写恐吓信或者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 (二)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 (三)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企图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或者受到治安管理处罚的; (四)对证人及其近亲属进行威胁、侮辱、殴打或者打击报复的;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六)偷窥、偷拍、窃听、散布他人隐私的。
个人隐私权是公民的重要权利,应当得到保护。从法律的角度来说,除非法定的机构和部门经过严格审批,不允许个人擅自使用专业器材对他人进行跟踪、监视、拍照的,更不用说放到网上加以传播了。 一、监督权、隐私权都是公民依法享有的权利。当公民同时行使这两种权利时,容易出现边界模糊的情况,期间应该有个平衡的问题。随意曝光他人视频的做法侵害到了公民的隐私权,应当予以限制。如果曝光的对象是普通公民,这种做法就侵害了他人的权利,不仅应当受到谴责,还要追究法律责任。而作为官员或公众人物,因其手中掌握权力或有公众影响力,就理应受到更多的监督和约束,在一定的程度上就必须牺牲一部分隐私权,以满足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 二、网络曝光,前提是要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
1、已侵犯隐私权,如明确该人姓名、住址、身份证号码等信息,可以起诉侵权,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2、可以向网站投诉,要求网站清除不良信息,封杀对方号码,也可以起诉网站,要求其停止侵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等。3、给身边的朋友发私信,如果涉及面不大,没有办法,只能靠朋友对你的信任排除影响,涉及面大的,可能涉嫌诽谤罪,可以报警。依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728人已浏览
1,036人已浏览
324人已浏览
3,863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