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由当事人签订成立而国家不予承认其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
符合下列条件的合同是合法的:1。合同当事人具有相应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2。合同当事人的意图是真实的;3。合同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如果试用期超过6个月,不购买社会保险等。 2、通过胁迫和乘人之危,强迫对方签订劳动合同,如损害生命、健康、荣誉、名誉和财产。如果合同到期后强制续订劳动合同。 三、利用欺诈手段,故意隐瞒事实,使对方违背真实意思签订合同。假承诺优厚的工作条件。 4、以程序形式订立非法劳动合同。如双方未经协商或批准采用特殊工时制度。 五、违反劳动安全保护制度。如果约定劳动者负责工伤、职业病、免除用人单位法律责任等。 6、违反规定收取各种费用的劳动合同。比如强制收取培训费、保证金、抵押金、风险基金、股票基金等。 七、劳动合同主体不合格。比如招童工,冒签合同等等。
无效的劳动合同是指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无效劳动合同指:①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②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的无效,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确认。无效的劳动合同,从订立的时候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也就是说,劳动者自始至终都无须履行无效劳动合同。确认劳动合同部分无效的,如果不影响其余部分的效力,其余部分仍然有效。如果是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而使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且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则用人单位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无效劳动合同:是指当事人违反法律规定订立的不具有法律效力的劳动合同。无效劳动合同从订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按合同内容来划分,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劳动合同和采取欺诈、威胁等手段订立的劳动合同无效。按合同无效程度来划分,分为全部无效和部分无效两类。部分无效劳动合同:属于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情况。你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违法部分应为无效,不受国家劳动法律法规保护。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07人已浏览
169人已浏览
248人已浏览
147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