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法规
相关问答
事故受伤人员伤残状况将其伤残程度划分10级。伤残等级评定标准赔偿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等,据伤残状况将其评定标准划分为十级,一级...
受害人在治疗终结后应当及时到有资质的鉴定机构进行伤残评定,伤残级别的不同,赔偿数目也有较大差异。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因交通事故受伤致残并需要进行...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需要申请伤残鉴定,可以参考一下 一级伤残 1.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全靠别人帮助或采用专门设施,否则生命无法维持; 2.意识消失; 3.各种活动均受到限制而卧床; 4.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二级伤残 1.日常生活需要随时有人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床上或椅上的活动; 3.不能工作; 4.社会交往极度困难。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三级伤残 1.不能完全独立生活,需经常有人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室内的活动; 3.明显职业受限; 4.社会交往困难。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四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严重受限,间或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居住范围内的活动; 3.职业种类受限; 4.社会交往严重受限。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五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偶尔需要监护; 2.各种活动受限,仅限于就近的活动; 3.需要明显减轻工作; 4.社会交往贫乏。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六级伤残 1.日常生活能力部分受限,但能部分代偿,条件性需要帮助; 2.各种活动降低; 3.不能胜任原工作; 4.社会交往狭窄。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七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严重受限; 2.短暂活动不受限,长时间活动受限; 3.工作时间需要明显缩短; 4.社会交往降低。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八级伤残 1.日常生活有关的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远距离流动受限; 3.断续工作; 4.社会交往受约束。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九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大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大部分受限。 伤残等级评定标准十级伤残 1.日常活动能力部分受限; 2.工作和学习能力有所下降; 3.社会交往能力部分受限。
对于交通事故的赔偿计算主要是依据责任认定书,司法鉴定中心鉴定意见以及医院的医疗证明,还有工资收入证明,因为上述几项涉及到医疗费,伤残赔偿金,住院伙食补助,护理费,误工费,这几项是交通事故赔偿中主要赔偿的项目。目前还没有做鉴定的只有医院医疗凭证的话要看实际情况,如果事故中你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部责任的建议先做鉴定再协商,看是否能构成伤残,能构成几级伤残是确定赔偿金额的关键。
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主要赔偿项目有: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残疾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精神损失费等其他项目损失费,而至于要赔多少,需要看事故责任的承担大小、受伤的严重程度、户口类型及年龄,需要了解案件的很多细节才能准确的计算,交通事故的赔偿是非常复杂的,每个项目都需要有相应的证据支持或者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 伤残等级鉴定要根据具体的受伤部位、受伤程度、康复情况、功能障碍以及事后恢复可能性等因素来综合判断,且鉴定是由专业的鉴定机构来鉴定,而不是一般人能够直观评测的,所以伤残鉴定必须要注意两个关键环节:一是鉴定单位的选择,二是鉴定时机的把握。因为能评上级别和评不上级别,评上1级和评上10级,赔偿项目的金额差距是很大的,会有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的差距。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03人已浏览
184人已浏览
905人已浏览
295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