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人是指16岁以上的人。完全承担刑事责任的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75岁以上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从轻或...
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均应负刑事责任,并且不因年龄原因减轻其刑事责任的年龄时期。 中国刑法规定,行为人年满18岁...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即犯罪的客体、犯罪的客观方面、犯罪的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 客体 是指犯罪行为侵犯的、中国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任何犯罪都必然要侵犯某一客体,不侵犯客体的犯罪是不存在的。例如,销售假药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药品的监督管理制度以及公民的健康权利。如果侵犯的不是刑事法律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如合同关系,就不构成犯罪。 客观方面 是指刑法所规 刑事责任的承担 刑事责任的承担 定的犯罪活动的客观事实特征,包括危害社会的行为、危害后果及其因果关系等。危害社会的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作为是指不当为而为的积极行为,即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如杀人。不作为是指当为而不为的消极行为,是指行为人有条件、有义务实施某些行为而不实施,以至于使刑法所保护的客体受到严重危害的行为,如玩忽职守。 主体 是指实施犯罪行为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自然人或者单位。 第一,关于自然人,刑法规定只有达到一定年龄并且精神正常的人,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 第二,关于单位犯罪主体,是指为牟取单位的非法利益,由单位负责人或者经单位集体讨论决定,实施了《刑法》明文规定的单位犯罪的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其中包括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刑法》对单位犯罪基本上实行两罚制,既处罚单位,比如判处罚金,又处罚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只有法律有明文规定的,才实行单罚制。 主观方面 是指《刑法》规定的成立犯罪必须具备的犯罪主体对其实施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后果所持的心理态度。包括犯罪的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目的和动机。犯罪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分为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犯罪的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心理态度,分为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指行为人有刑法意义上的辩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具有刑事责任能力。但是,在出现疾病的情况下,辨认自己行为的性质、后果的能力与自我控制的能力也可能分离。只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具备,才属于有刑事责任能力。
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需要具备一定的条件,主要有以下两方面: 1、必须达到法定的刑事责任年龄我国《刑法》第17条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这里应负担的刑事责任,指的就是完全的刑事责任 2、必须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这里的“完全”指的是行为人所拥有的能力是非部分的,不残缺的比如,有间歇性精神病的行为人就不具备完全的辨认和控制能力,也就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首先,在一般意义上,年龄的大小反映了其体力和智力的成熟程度,也反映了其是否具有相当的社会知识、经验以及守法意识所以,是否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判断行为人是否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的必要条件根据我国《刑法》规定,对于一般犯罪,必须年满16周岁才能成为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而对于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等恶性犯罪,只要 年满14周岁即可认为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应负完全刑事责任 其次,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对刑事责任能力也有重要影响,比如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和辨认自己的行为的时候,即便其已经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也不可以认为其是完全刑事责任能力人值得注意的是,确定精神病人有无责任能力的标准时,需要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才能最终判定该行为人是否具备完全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212人已浏览
328人已浏览
243人已浏览
810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
10963位在线律师最快3分钟内有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