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设立居住权可约定居住权的期限,即由房屋所有人和居住权人共同确定。当事人可以在合同中协商约定居住权的期限,对居住权期限没有作出明确规定的可以推...
居住权的取得方式是通过当事人书面合同约定,并登记,约定内容一般包括,当事人的姓名和住所;住宅的位置;居住的条件和要求;居住权期间(期限);解...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监视居住的期限不是12个月,而是6个月,执行监视居住需要公安机构出具文书,要盖单位的公章,监视居住是一种强制措施,会限制嫌疑人的人身自由,对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之后,监视居住的时间是可以折抵刑期的。
监视居住的期限从宣布之日开始算起。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如果你涉嫌犯罪的证据充分,公安机关就会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等公安机关的监视居住到期,就由检察院决定继续对你监视居住或取保候审,然后再审查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移送法院;如果你涉嫌犯罪证据不足或不构成犯罪,又没有其他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就会解除对你的监视居住,作撤案处理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96人已浏览
973人已浏览
30人已浏览
22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