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问答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纠纷一般是属于民事纠纷,因生活困难不给父母赡养费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所以不需要坐牢。 2、《中华人民共和国...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纠纷一般是属于民事纠纷,因生活困难不给父母赡养费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所以不需要坐牢。 2、《中华人民共和国...
大家都在问查看更多
1、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赡养纠纷一般是属于民事纠纷,因生活困难不给父母赡养费的,是不会构成犯罪的,所以不需要坐牢。 2、《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九条赡养人不得以放弃继承权或者其他理由,拒绝履行赡养义务。 赡养人不履行赡养义务,老年人有要求赡养人付给赡养费等权利。 赡养人不得要求老年人承担力不能及的劳动。 第二十四条赡养人、扶养人不履行赡养、扶养义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老年人组织或者赡养人、扶养人所在单位应当督促其履行。 第七十五条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等发生纠纷,可以申请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进行调解,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人民调解委员会或者其他有关组织调解前款纠纷时,应当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化解矛盾和纠纷;对有过错的家庭成员,应当给予批评教育。 人民法院对老年人追索赡养费或者扶养费的申请,可以依法裁定先予执行。
儿女不赡养老人起诉流程如下: 1、当事人书面或者口头起诉; 2、审查立案,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 3、审查后决定立案开庭审理,包括法庭调查、法庭辩论、征求最后意见、调解四部分,其中,法庭调查包括当事人陈述、举证质证二部分,当事人可以提交新证据; 4、裁判,包括当庭宣判和定期宣判两种方式,当庭宣判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应立即发给判决书。 一、遗弃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侵犯的客体是家庭成员在家庭生活中依法享有的平等权利以及被害人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对年老、年幼、患病或者其他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的家庭成员,应当扶养而不拒不扶养的行为; 3、主体必须具有特定身份,即对被遗弃者负有法律上扶养义务的人; 4、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即明知自己应履行扶养义务且有能力扶养而拒绝扶养。 二、子女不尽赡养义务起诉材料: 1、拟一份追索赡养费的民事起诉状; 2、准备原被告双方的身份信息及身份证复印件,有多个子女的,可以都列为共同被告; 3、收集子女未尽赡养义务的相关证据,书证、物证、证人证言等,符合民事诉讼法证据要求的均可; 4、向被告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几个子女都不在同一辖区,可以直接向起诉人住所地法院提起诉讼。
起诉的基本流程如下: 1、起草起诉状; 2、准备诉讼所需要的证据; 3、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状和证据; 4、法院决定是否受理该诉讼; 5、法院受理该赡养费诉讼案件之后,在法定时间内向对方发送起诉状副本; 6、法院安排开庭时间并向双方发送传票; 7、开庭; 8、法院通知领取判决书; 9、决定是否上诉或进入执行阶段。 依法负担被监护人抚养费、赡养费、扶养费的父母、子女、配偶等,被人民法院撤销监护人资格后,应当继续履行负担的义务。需要注意的是,起诉追索赡养费的,应将所有子女列为共同被告,由法院依法做出判决。如果所有儿女居住在同一个地方的,到儿女所在地法院起诉,不在一个辖区的,可以在老人所在地法院起诉。 赡养纠纷诉讼费参照普通民事案件收费标准,但符合条件的可以免除诉讼费。 按照规定,当事人申请司法救助,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免交诉讼费用: (一)残疾人无固定生活来源的; (二)追索赡养费、扶养费、抚育费、抚恤金的; (三)最低生活保障对象、农村特困定期救济对象、农村五保供养对象或者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无其他收入的; (四)因见义勇为或者为保护社会公共利益致使自身合法权益受到损害,本人或者其近亲属请求赔偿或者补偿的; (五)确实需要免交的其他情形。
相关法律短视频查看更多
相关普法查看更多
151人已浏览
567人已浏览
710人已浏览
106人已浏览
网友热门关注